语文教案:范进中举

时间:2024-05-19 15:08:32
语文教案:范进中举

语文教案:范进中举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范进中举,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范进中举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外貌、语言等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理解夸张、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

3.比较孔乙己与范进的人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难点

夸张、对比手法的运用及了解孔乙己、范进的不同遭遇,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准备

录音材料、多媒体和小黑板。

设计思路

从整体上把握结构,比较范进中举前后的经济与社会地位,合作探究文章的讽刺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对小说情节及人物形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孔乙已是热衷功名的知识分子,孔乙己的傲气、偷窃、懒惰,让我们同情、可叹,而范进中举的情形又是如何的呢?(板书课题及作者。)

2.学生读注释①。

(出示课件l。)

师补充:《儒林外史》成书于作者50岁以前,这部长篇讽刺小说共55回,刻画了100多个人物,但并无一中心人物作主干,是连缀很多故事而成的长篇小说。可是全书却有一个中心思想,这就是通过对科举制度的弊害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堕落的描绘,深刻地揭露和强烈地抨击了封建社会道德风俗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它确实是一幅刻画人微、形象逼真的封建社会儒林群丑图。

要求: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

(出示课件2。)

听录音,熟读课文完成以下题目。

1.自读课文画出字词。

2.范进中举前后的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试分析人物的语言,理解人物的形象。

三、合作学习

1.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小组或同位、前后位之间交流。

2.分角色朗读课文,进入各自的角色,体会胡屠户、范进这些人物的形象。

四、反馈交流

(出示课件3。)

1.给加点字注音。

(见《新课标作业设计》本课中的“积累运用”部分。)

(让一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订正。)

2.范进中举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问:范进中举前,家境贫寒,社会地位卑微,文中如何体现的?中举后其经济与社会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本文通过什么表现手法,讽刺了当时怎样的人情世态及科举制度的罪恶?

明确:(本文主要抓住吃、用、住等方面来写范进的经济状况,通过旁人对范进的态度来写其社会地位。中举后的范进经济与社会地位迅速提高。本文主要通过对比、夸张等手法讽刺了当时趋炎附势的人情世态,讽刺了科举制把读书人毒害到不可救药的地步,把一般人的灵魂扭曲得不成样子的.罪恶。)

(以比较作为深入理解文章的突破口。)

3.分析人物语言,体会人物形象。

明确:(胡屠户说的话占了很大的篇幅,通过他自己的语言把这位典型的市侩形象栩栩如生地勾画了出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范进的语言也随着身份地位的变化而不同,表现其迂腐无能、狡诈虚伪的性格。)

五、研读赏析

(出示课件4。)

学生阅读文章第5段,完成下列题目。

提问:

1.本段描写的中心内容是什么?范进喜疯的过程可分为几个层次?

讨论后明确:(本段描写的中心内容是范进的疯态。)

疯态分四层描写:(昏厥——疯跑——跌倒——疯跑上集)

2.本段描写哪些属于正面描写?哪些属于侧面描写?这些侧面描写的内容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写范进的文字属于正面描写。写其他人的文字属于侧面描写,对范进的疯态起烘托作用。)

(1)老太太的慌:(烘托范进昏厥的怕人。)

(2)报录人和众邻居都吓了一跳:(烘托范进飞跑的疯狂。)

(3)众人拉不住:(烘托范进疯劲之大。)

(强调,细节描写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结合都是值得注意的地方。细节描写是对人物外貌、行动、心理、语言或周围事物某一细致特征所做的具体细致的描绘,这种描写有利于突出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使得两者相得益彰,可以强化艺术形象,加深读者的印象。)

六、梳理巩固

学生谈本节课收获。(不必按教师的思路面面俱到,学生只要能回答出一两方面即可。)七、拓展延伸

(如有时间可在课堂完成。)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

八、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迁移延伸”部分。

  语文教案:范进中举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体会课文讽刺、夸张的语言;2.理解分析范进和胡屠户的形象(前后对比);

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介绍作者吴敬梓及《儒林外史》

1.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又字文木,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

2.《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计五十五回,课文节选第三回的后半回,原题是“周学通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3.明清科举制度简介

童试~秀才(生员、相公、进学)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他们的第一名分别叫解元、会元、状元。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注音

2.解释下列词语

体统 同案 火候 局不过 兀自 桑梓 万贯家私 谨具贺仪 相与

四、范读课文

五、整体感知课文情节

课文围绕主要人物扣住中心事件,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不同的境遇,可分为两部分:

(一)(1~2)写范进中举困的家庭生活和卑微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不顾一切参加乡试的情况。

(二)(3~12)写范进中举后高兴得发了疯及其社会地位的显著变化。

①(3~5)写范进上集卖鸡和喜极而疯。②(6~10)治疯;③(11~12)张乡绅拜会范进。

六、师生共同讨论课文第一部分。

1.结合注释自渎课文,并理解文义。

2.讨论下列问题。

①分别概括第一段、第二段的'中心意思;

②范进中了相公,胡屠户来贺喜,带了哪些礼品?写明礼物的作用是什么?

③胡屠户“教导”范进的话主要有两层 ……此处隐藏13837个字……成为被巴结、被奉承、被攀附的权贵,进一步暴露了他们腐朽的灵魂。这两个人的语言和行动更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风气,使作品的锋芒不仅指向科举制度,也指向整个社会,从而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5.提问:讽刺是本文突出的艺术特征,想一想在笑的背后隐含着什么?

明确:在笑的背后隐含着作者对科举制度深恶痛绝的态度,作者痛感科举制度已把读书人腐蚀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作者借小说人物的塑造,深刻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课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着重刻画范进癫狂的丑态与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批判的锋芒不仅对着科举制度而且指向整个封建社会。

2.拓展延伸

对比的方法对于表现本文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 范进先贱后贵,胡屠户前倨后恭,这种对比,深刻而鲜明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主题。

3.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

(2)找出文中侧面描写的地方,并说说它的作用。

明确:一种是零星的穿插在范进喜疯的每个过程之中,一种是集中的安排在正面描写之后。用老太太的慌,烘托范进昏厥的怕人,用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的表情,烘托范进飞跑的疯狂,用众人拉他不住的动作,烘托范进的那股疯劲,一处处衬笔都突现了中心人物。

(3)完成《名师测控》或《精英新课堂》本课练习。

范进中举 吴敬梓

背景——中秀才,丈人“贺喜” 开端——借盘缠,范进遭骂 发展——断炊烟,范进卖鸡

高潮——中举人,喜极而疯,丈人打人,丈人趋炎 结局——送礼物,张乡绅附势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只有成功地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之中,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活力,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教师非谓滔滔不绝地说,学生默默聆听,而在于引导启迪。”老师要改变角色,让学生在平等、自主中浑然不绝地感受知识的甘甜,悄然实现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升华,从而在感兴趣的方法中自主学习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所以,注重调动学生自由自主的参与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教案:范进中举 篇12

教学目标

1.学习体会课文讽刺、夸张的语言;

2.理解分析范进和胡屠户的形象(前后对比);

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

教学重点、难点

1.范进、胡屠户的形象对比(重点)

2.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注音、解释;

2.介绍文学常识及有关明清科举制度的文化知识;

3.整体感知小说的情节结构;

4.分析1—5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介绍作者吴敬梓及《儒林外史》

1.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又字文木,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范进中举》。

2.《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计五十五回,课文节选第三回的后半回,原题是“周学通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3.明清科举制度简介

童试—秀才(生员、相公、进学)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他们的第一名分别叫解元、会元、状元。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注音

2.解释下列词语

体统同案火候 局不过 兀自 桑梓 万贯家私 谨具贺仪 相与

四、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思考预习题及情节结构

五、整体感知课文情节

课文围绕主要人物扣住中心事件,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不同的境遇,可分为两部分:

(一)(1—2)写范进中举困的'家庭生活和卑微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不顾一切参加乡试的情况。

(二)(3—12)写范进中举后高兴得发了疯及其社会地位的显著变化。

①(3—5)写范进上集卖鸡和喜极而疯。

②(6—10)治疯;

③(11—12)张乡绅拜会范进。

六、师生共同讨论课文第一部分。

1.结合注释自渎课文,并理解文义。

2.讨论下列问题。

①分别概括第一段、第二段的中心意思;

②范进中了相公,胡屠户来贺喜,带了哪些礼品?写明礼物的作用是什么?

③胡屠户“教导”范进的话主要有两层意思,请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④“体统”的实质是什么?

荨巴阑Ш崤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写出了什么样的形象?BR> ⑥范进不知丈人小气吗?为什么硬着头皮商议盘缠?

⑦屠户为什么断定范进中不了举人?

⑧找出第二段中表现范进对功名的追求如痴如迷的心理描写的语句。

3.小结

这部分侧重写胡屠户的倨傲,精彩的语言描写和简练的动作描写,把胡屠户粗俗势利的嘴脸勾画得活灵活现。写范进几处都只用简笔,反而显出他在胡屠户面前卑怯畏缩、忍气吞声的可怜相,胡屠户断言范进考举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来,第二部分再写范进中举就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七、师生共同讨论课文第二部分第一层

1 .学生默读结合注释弄懂文意

2.讨论下列问题:

①设计范进上集卖鸡有什么好处?

②“三步两步走进屋里来”,报喜人拥着他也拥不住,显出范进什么样的心情?

③第五段写范进欢喜疯了,作者运用了多层次的细节描写,可分为哪几个层次?试找出描写范进发疯时的语言、动作、神态的词语和句子。

④为什么新贵人欢喜得竟至于疯了?疯态的描写哪些地方最有讽刺意味?

八、作业: 抄写有关字词的音形义;。

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精读6————12段

2.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讨论思考和练习二

二、分析课文第二部分第二层:

1.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讨论下列问题;

①借报录人之口说范进是”迷了心窍”含有什么深意?

②胡屠户第二次贺喜的时候,为什么叫二汗提着?为何又写明礼物?

③简析胡屠户喝酒壮胆的有关描写的语句。

④“忍不住的笑”,有什么含义?

⑤简析第9段胡屠户厚颜无耻的恭维范进的语段。

⑥为什么众人也都笑起来?

⑦简析第9节末句。

小结:

《语文教案:范进中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